返回 四合院之周文忠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第241章 请假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小说屋]https://m.xsqu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的特产、美食、文化底蕴。在周文忠的思维认知中,京城的美食文化可以说是一塌糊涂。其代表菜品大部分都为“鲁菜”系,京城还特意换个新名词叫做:“京鲁菜”。

    特产美食,向来是山美水美物产丰富地区的专用词。京城在古代是塞北苦寒之地,地理位置不好就导致物产不丰富,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连正常的井水都少。甚至这年头很多外省人,压根就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苦味的水。周文忠也是前段时间买块太岁放家里泡水才有所改善。

    更别提所谓的特产豆汁,如果让周文忠来形容它的味道。那就是40多度的室外高温下,伸出舌头舔一下60多岁老头的胳肢窝。

    还有什么卤煮小吃。那是旧社会里劳苦人民根本吃不起正儿八经的好肉,所以才在特意在街道口、大饭店不远处的沿街位置衍生出来的摊子。前来吃饭的人,通常姿势为1只手拿着自家做的大饼、窝头,另1只手托碗吸溜着碗沿来用餐。没有第3只手可以拿勺,这种小吃连大饭庄的门都不允许进入。

    周文忠冥思苦想一夜,终于在运气的照拂下,于今日早晨6点12分在自由市场内遇见了1位农民大爷。他是从85公里外的平谷一路赶着骡车过来的。周文忠见到竹筐里的黄桃那刻,意识到这位老农有着很灵敏的政治嗅觉。因为伟人前些日子说过粮食不够,瓜果来凑。这位老农很明显是嗅到了商机。

    “咔哧咔哧…呸!咔哧…大爷还有多远啊?”

    老农坐在骡车上转过脸,看向正在啃黄桃的周文忠说道:“还得2个多钟头吧,后生你真的愿意出这么高的价钱买2颗桃树?”

    “千金难买我乐意,大爷你就把心安安稳稳放肚子里。再说我不是把钱给你了嘛!”

    “对对…又把这茬给忘了。”老农伸出手指扣扣鞋里的10元巨款,又看看周文忠一副地主家傻儿子的姿态。城里人哪都好,就是脑子不够精。花10块钱买2颗黄桃树,这种被祖宗骂的傻事也能做得出来。自己和老伴俩人4个月的工分也挣不了这么多钱。黄桃树值什么本钱?那不是公家财产嘛,每年都得旱死、涝死那么些,卖掉几颗充其量算是损耗。

    “大爷你们那的黄桃树1棵能挂多少果子?”

    “不好说。少的能结13,4斤,多的能结17,8斤。”

    “那您等会儿可得给我挑2颗壮实点的。大爷你们那有樱桃树吗?小樱桃吃起来才有滋味,抽根烟抽根烟。”

    老农放下鞭子点上烟答道:“5月份正是拔高的时候,就算有樱桃树也没人会卖给你。你要真想种,那得等到入秋或者开春再种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插根树枝能活吗?”

    “我看够呛。长是肯定能长,应该是假活。该长叶子还会长叶子,但它就是不扎根。”

    “哦哦,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城里人现在时兴种樱桃树吗?我听说这玩意种在家里招邪性,哪怕是我们公社里的樱桃树也是种在外头。”

    “封建迷信的话以后可不兴说,大爷您这黄桃甜是挺甜,可惜就是没什么水分。”

    “天上不下雨,我能有什么招!驾驾!”

    老农抽动小皮鞭,骡车的行驶速度逐渐加快。周文忠觉得胃里反酸,赶紧爬起来蹲在板车上。

    另一边的协和医院内,贾张氏被警卫室的工作人员从病房里拖了出去。贾东旭拿着诊断书快步跑进3楼病房内。

    “师父师娘好,聋老太太您也好。”

    “好好…东旭来了。”一大妈躺在病床上招手说道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易中海知道自己徒弟有话要说,摆摆手领着贾东旭走出病房。

第241章 请假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